都说连续3个月的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下跌,钢贸商严重亏损,真的是这样吗?对此,一些经营者也有不同看法,不同解释。有的商家确实经营亏损,但不少商家并没有亏损,只是利润减少而已。
今年以来,国内钢材市场行情呈现先涨后跌态势,从2月份开始,钢材价格上升,一直到4月中旬左右,逐渐下跌,到7月中旬,钢材价格仍的盘整下挫。从4月15日到7月15日,沪上普通螺纹钢价格平均下跌了720元/吨,而4月15日之前的上涨幅度在600元/吨,跌幅略大于涨幅,一些经营者如果行情把握得好的话,应该说不会有太大的亏损。
造成严重亏损的是那些在4月中旬时大批进货、囤货的钢贸商。当时,钢材市场价格仍在持续上涨,主要是对铁矿石市场价格上涨的预期,认为后市行情还将继续攀升,准备博一下,赌一把,于是向钢厂大量订货,几乎是满仓,等待再度上涨的行情。
谁知在4月15日之后,钢材市场价格便一路下跌,且跌势强劲,有时“日跌两三次”“日跌上百元”,原先囤货的都被套牢。当时的螺纹钢进货价普遍在4300元/吨左右,而到目前已经跌至3600元/吨,下跌了700元/吨。因此,这批当时大批囤货的商家确实亏损不小。
而那些没有大批囤货的贸易商,基本没有什么亏损,他们心不贪,善于把握行情,根据市场的节奏,贴近市场价格销售,见好就销,快进快出,有差价,即走货。这样,使自己的销售渠道不丢,贸易平台不失,正常买卖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