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北两地钢铁企业在中国钢铁行业颇具代表性。山西钢铁巨头有太原钢铁(集团)公司、海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后者还是该省****的民营企业之一。河北的邯郸钢铁集团公司,由两大钢铁公司——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而成。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教授许中波在山西调研时发现,在一些贫困地区,钢铁企业是纳税大户,当地政府在贯彻淘汰落后产能时消极应付甚至暗地里支持钢企。
中国钢铁业陷入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其中究竟是何作怪?
许中波一个幽默的比喻道破了其中玄机:“钢铁企业几乎已经形成共识,胆大的先建了再说,就跟农村的超生游击队一样,老实的就吃亏了。”
许在山西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山西各地拆掉炼铁小炉子,新建大炉很少有小于1000立方米的。许中波解释称:“越大的越能节能减排,同时也不会在工艺上落后,也有利于加快生产,“但这同时无疑大幅增加了产能。”
早在2006年,****发改委就曾发文要求,2006年淘汰全部2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2007年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炉和20吨及以下的转炉。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在河北进行了调研。宋继军表示,除了经济发展对钢铁产能扩张的实际需求外,****要求淘汰小高炉时,地方变相改扩建大高炉,如此一来产能非但没有减下去,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现象却越来越严重。
宋继军10年前担任河北省冶金行业管理处处长,彼时负责淘汰当地钢铁落后产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