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重庆主城区的重庆钢铁集团老厂区,十多根静静矗立的烟囱大部分已经停止冒烟。沿着一段泥泞山路,记者来到了一座冒着火花的高炉前。这里的负责人说,这座750立方米的高炉建了30多年了,六月份将停产,以后就是重庆工业博物馆的“文物”了。
而在长江边的重庆长寿区江南镇,一座绿荫掩映、鸟鸣啁啾的“森林钢厂”已经拔地而起。重钢集团总经理刘家才介绍说,重钢新厂区全部投产后,吨钢综合能耗将比老厂区下降15%,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吨钢耗水量降至3.7吨,自发电量将超过60%。
“我们对转变发展方式的好处有很深的体会。”刘家才说,“老厂区整体装备水平和环保控制水平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去年9月,我们投产了一条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4.1米宽厚板生产线,主要生产高等级船板钢。虽然现在钢材市场行情不太好,但我们的船板钢依然是抢手货,每一块船板在走下生产线前都已经有了买家。”
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这座百年老钢厂正在涅槃重生。